相信各位朋友打開微信,無論是好友信息還是朋友圈,都充斥著拼多多的身影。
店兵店將獲悉,拼多多在蘋果商店中國區的免費下載榜中,單日下載量已連續十天超越淘寶。同時,通過搜索拼多多的百度指數,我們也可以看出,拼多多的百度指數,除了在2月因為被微信發布的《微信關于打擊違規春節線上活動的公告》點名批評,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了一下外,一直是持續增高的。
作為行業里的后起之秀,拼多多也引起了各大電商巨頭的注意。
淘寶店鋪轉讓網獲悉,卸載淘寶APP的用戶有50.3%流向拼多多,與淘寶基本重疊的用戶群體,使得拼多多和淘寶之間形成了微妙的“替代品”關系。在搶占阿里消費市場的同時,拼多多也和京東正面競爭,搶奪騰訊的資源支持。
面對拼多多的來勢兇猛,淘寶在去年7月上線過一個“拼團”功能,近期更是推出一個淘寶特價版App,頁面和拼多多十分相似;京東方面則是在3月16日至22日,在微信手Q端上線“京東拼購節”,主打“低價不低質”,外界更是傳聞京東成立“打多辦”。從“很好,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”,到如今電商巨頭的戰略重視,無疑在散發著一個訊息,拼多多已經成為讓巨頭們有威脅感的龐然大物。
實際上從2015年10月上線以來,拼多多達成了3億用戶、百萬級商家、月流水400億的成就,穩坐電商平臺第三把交椅。
從名不見經傳,到距離行業巨頭淘寶僅一步之遙,拼多多僅用了不到三年。即使它的質量低劣、售賣假貨被點名批評等負面消息層出不窮,但爆紅之路卻未受到絲毫影響。
拼多多到底是怎么在高手云集的電商領域中闖出一片天呢?
始于低價首先,總所周知的,必然是低廉誘人的商品價格。
拼多多通過將“外貿轉內銷”的工廠,直接對接到拼多多的用戶需求,讓這些工廠制造爆款,同時不收取任何進場費和傭金。這樣,工廠就可以在渠道零費用的成本下,將商品直接推給消費者。正是這種獨特的生產策略,造就了拼多多背后眾多的“拼工廠”,“拼工廠”造就了低價爆款的的拼多多,兩者相互成就,即使品牌溢價并不高,卻能帶給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“經濟實惠”。
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然而,不是每一家低價平臺都可以發展成拼多多,拼多多的成功無疑是抓住了消費者的核心需求。
拼多多大部分用戶,主要分布在四線及以下城市,三四線城市用戶占比高達65%,用戶構成中女性用戶占到70%,30歲以上的人占了一大半。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“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”,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。也就是說農村居民月可支配收入,還不到1000塊錢。
中國電商已經發展了十年,但是三四線城市的人口紅利并沒有被完全開發。盡管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不高,在精打細算的同時,依然有著強烈的購物欲望,消費主要以生活消費為主。這類人群屬于價格敏感人群,有對絕對低價商品的剛性需求。據尼爾森《贏在中國》調查報告,中國一線城市居民擁有可支配的金額為一萬億人民幣,而二三四線城市居民的總可支配收入約為八萬億人民幣。就人口來算,后者消費群體是前者的七倍!快手抖音等平臺的成功也側面證實了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。
而為低收入人群獨家定制的拼多多,毫無疑問抓住了三四線城市用戶的心,打開了一扇世界的新大門。普通群眾需要的,或許不是兩千多的吹風機,一千多的潔面儀,他們需要的是用很合適的價格,買到一點生活的品質感和儀式感。
社交化的購物模式拼多多的成功,還得益于其社交化的購物模式。
在三四線城市之中,外來人口沒有那么密集,生活節奏較慢,還是很典型的人情社會,在消費上傾向于熟悉的人“帶領”、口碑推薦。而在拼多多的商業模式中,任何人都可以發起團購,動員身邊的人購買。依托于微信這個國民社交平臺,每位拼多多的消費者可以說是自帶流量。
于是,拼多多通過低價爆款的產品聚集流量,利用微信這個社交平臺,在四五線城市撿起了淘寶們曾經拋棄的低端市場,并將在未來繼續搶占更大的消費者市場。
然而,發展已進入快車道甚至超車道的拼多多,在最近卻負面連連,用戶投訴拼多多商品質量差、虛假宣傳、假貨的新聞報道不絕于耳。我們可以發現,在飛速發展的同時,擁有著突出優點的拼多多,缺點也同樣的致命。
首當其沖的就是虛假宣傳,欺騙消費者。
許多消費者反映,在拼多多商城組團購買的商品,成功組團后被取消訂單;頁面顯示自己中獎,而中獎不過是商家提供的代金劵;車厘子兩元,火龍果十九元一件之類的拼團活動,事實上只不過是抽獎誘導用戶下載注冊APP。
其次,低質、假貨、壞件等問題,也成為拼多多因低價帶來的、揮之不去的陰霾。
超低壓價帶來的后果,必然是使得商家將基本銷售不出去的尾貨提供給拼多多,質量得不到任何保證,尤其是對新鮮時效性要求最高的生鮮水產,更是消費者不滿的重災區。
不僅如此,拼多多平臺的過速發展,使得平臺管理跟不上平臺規模的發展速度。
店兵店將獲悉,商家可以通過上傳個人身份信息或者企業證件進駐拼多多平臺,而拼多多很難對這些商家進行監管,要想一一進行核實,更是難于登天。對于消費者的投訴和維權,不僅商家冷淡對待、拒絕退貨,平臺也不能給消費者提供基礎的消費保障,使得吃了虧的消費者往往維權無門。低價猶如一把雙刃刀,在吸引了大批擁簇的同時,也帶來了拼多多平臺現在難以解決的眾多問題。
如今,淘寶發展九塊九低價版和拼多多展開競爭,一個用戶自帶流量,一個背后有最大電商撐腰,鹿死誰手尚未可知。你可以吐槽拼多多,但真的很難否定它存在的價值,令人喜憂參半的拼多多能否發展成為下一個“淘寶”帝國,讓我們靜靜觀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