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全球范圍看,“獨角獸”企業分布于27個行業,電子商務行業擁有“獨角獸”數量排第二位,企業數量為38家,占比14.6%。電商領域快速發展離不開消費升級。由于電商行業商業模式清晰,現金流充裕,因此較多電商企業進入“獨角獸”行列。
根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大中華區“獨角獸”指數,從行業維度看,截至2017年11月30日,來自于電子商務行業的“獨角獸”最多,22家企業上榜,包括車好多集團、酒仙網、孩子王、美麗聯合、惠民網、優信、美菜網、齊家網、找鋼網、易果生鮮等,在14個行業中與互聯網服務行業并列第一。
對于電商行業“獨角獸”企業較多的原因,有關專家表示,從大環境看,阿里、京東等在海外上市且市值高企,使得電商企業想象空間巨大,因此受到資本的追捧;從行業發展情況看,中國消費市場巨大,電商行業成長性突出,且盈利模式廣,可以延伸到廣告、金融、物流等領域。上榜的“獨角獸”多數屬于近年來新興發展起來的電商。從業務模式看,主要包括時尚、母嬰、生鮮等垂直電商,食材、建材、鋼鐵等B2B領域,社交、二手物品交易等新型電商領域。
對于電商“獨角獸”聚集在這些領域的原因,專家還指出,主要在于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的移動電商繁榮。包括利用社交網絡引流,如社交電商領域的拼多多、云集微店等,借助微信流量發展很快。社交電商仍處于紅利期;ToB電商價值被認可,企業級B2B的大宗交易訂單價值高。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,ToB電商特別是大宗電商將成為風口。
相對于社交電商等新型電商,垂直領域電商出現較早。生鮮電商每日優鮮CEO徐正指出,零售業態的顆粒度將變得更細。例如,生鮮電商作為其中一個細分業態,經歷了“人找貨”到“貨找人”的轉變。未來人、貨、場將全面打通,線上線下融合將更緊密,近場化是零售業的發展趨勢。